风头正劲,连败白波黄巾贼寇、虎牢关扬名天下,荥阳击败曹操的董白董守业,乃当朝丞相董卓之幼子。”
郑泰一听,顿时是大吃一惊,暗道:“原来是他,此人最近在洛阳和长安是崭露头角,风头正劲,可以说得上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只可惜是董卓的儿子。”于是对王允说道:“原来子师兄是为董公幼子而来,恕在下才疏学浅,无能为力。”
王允听到郑泰出声拒绝,顿时脸苦了一大把,心里头嘀咕一声:果然不出我所料,吃了个闭门羹。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低下头,一声不吭,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望向郑泰,两眼珠子,在眼里朝着郑泰左右转动,暗示郑泰屏退左右,府中是否是说话之地。
郑泰闻弦歌而知雅意,先让周围伺候的仆人退下,然后出声说道:“子师兄,请放心,府内安全,可放心说话。”
王允闻言,说道:“我也知公业兄对董卓多有不满,恨之入骨。”
话还没有说完,郑泰立刻出声打断道:“子师兄严重了,董公自执政以来,擢用天下名士,平反清流,除桓、灵之弊政,有目共睹,小弟对其也是钦佩不已,何谈多有不满恨之入骨。”
此时郑泰却是对王允有所防备,毕竟此时董卓与王允走的很近,将许多政事都交给王允处理,对其也是信任异常,王允也是投桃报李,积极帮助董卓处理各项事务。
王允说道:“公业贤弟,为兄对你推心置腹,你为何却不信任为兄。自董卓进京以来,擅自废立天子,对公卿士族多有杀戮,太傅袁隗、伍琼等因之而亡,西迁长安之时,抄略洛阳富户近五千家,杀戮无数,强迁百姓,数百万之众,一路上饿死病死近十万众。可以说得上是罪恶滔天,恶贯满盈,人人恨不得亲手诛之,喝其血、啖其肉。我王允力微,不能与之相抗,只能与之虚与委蛇,屈伸侍贼,静觅良机,以求有朝一日能杀之,解天下苍生于倒悬。”
王允的这一番慷慨激昂立刻秒杀了郑泰。郑泰听到王允的话也是激动不已,非常认同,觉得之前是误会王允了,立刻出声道:“子师兄忠义无双,感天动地,小弟不如也,之前对子师兄多有误会,还望子师兄海涵。既然子师兄对小弟推心置腹,那小弟也不做作了,不知子师兄此举何意?”
王允答道:“公业贤弟,愚兄此举在于取信于董卓,将来方可见机行事。况且董守业求师,董卓必取天下名儒,若是拒绝,其性格残暴,必定反为其所害。所以为兄才主动请命,帮其说项,望公业贤弟能体谅愚兄的一片苦心。”
郑泰说道:“子师兄所言极是。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为天下苍生故,自然是义不容辞。只是师徒之情,非同一般,若这董守业乃是一块良材美玉,我等此举即为图谋其父,若因此福祸相连,岂不是徒害卿卿性命。”
王允说道:“人间万事,又岂能事事如意。若是其果真有珠玉之才,那也只能是可惜了,将来若是事成,公业你念在师徒之情上,保他一条性命,先将他囚禁起来,等风头一过,再让他远走天涯,若是事所难为,公业贤弟也可凭借师生之谊,保住性命。”
郑泰闻言,大声说道:“大丈夫举事,当无畏生死,即以天下为念,难免抛头颅洒热血,泰岂能以此避退生死,为天下人所笑。”
王允见状大喜,出声说道:“公业此言深得我心,如此我等当公举大业,重铸乾坤,泽被苍生。愚兄在此承诺,若是那董白董守业是珠玉之才,不是那滥杀无辜之辈,到时为兄定当倾尽全力,留其一命,以全公业贤弟一场师徒之谊。”
郑泰闻言大喜,于是出声应道:“如此,一切全凭子师兄做主,但有所鸣,无所不从。”说罢朝王允又行了一礼,以示郑重。
王允听罢大喜,出声说道:“有公业贤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这里说一下,古代师徒之情是非常重要的一众伦理社会关系,儒家所言天地君师亲,由此可见师徒授业之情在一定程度上是高于父母子女之间的养育之情的,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也是师徒之情看重于父子之情的,正所谓人之大罪莫过于欺师灭祖。简单地说也就是父母给你的是养育知恩,老师交给你的是未来发展之道。二者皆重,但古人看重大丈夫一世要建功立业,所以价值观总体如此,师情大于父情也是相当合理的。所以本文中郑泰对于收董白为徒一事相当纠结,对于董白的未来也就比较担忧。
ps:今天本来应该是11点更新的,有点事情耽搁了,所以上传的有点晚了。待会还有一章,在八点左右.求评论求鲜花,求收藏,求打赏,喜欢本书的朋友一定要支持一下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