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卓从小兵干起,皇甫嵩从将领干起。
沙场经验是可以传授的,董守业好像学得也不错。老师选的好,也是成功的法门。
相对于此,孙坚就比较悲剧了,学艺没学到什么精髓。
东汉末年初,有基层作战经验的将领不少,有中层作战经验的也很多,可是有大兵团作战经验的就非常少了。屈指可数,皇甫嵩、卢植、朱儁、董卓、张温(二把刀,主要依靠董卓)张角(勉勉强强的野路子)几人而已。孙坚算的上是师承朱儁,可是没学到什么真本事,或者说朱儁也没什么真本事,而师承乃父董卓的董守业明显在学习方面胜过孙坚,这也是梁东大会战孙坚失利的原因之一。
李儒作为力挺董守业出战的人,如果抛开二人的亲情关系来将,那应该是对董守业有举荐之恩,根据时代的潜规则,董守业也该自称是李儒的门生。
李儒看待董守业的感情是复杂的,有大姐夫与小舅子的感情,也有长辈看待子侄的感情,也有臣子看待主公的感情。他为西凉军的未来担忧,也从董守业的身上看到一些希望。
两个大老爷们儿在长安城外相互注视了一会,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可能是感觉有些奇怪了,终于回过神来。
董守业朝着李儒行了一礼,开口说道:“大姐夫,我回来了!”说话时,有些激动,显得有些哆嗦。
李儒笑了笑,说道:“平安回来就好,岳父还在相府等着你呢?”
李儒对董守业一方面是给予厚望,另一方面也是略显愧疚的。在他看来,董守业原本可以不用到战场上拼命,即便是接棒西凉军,也不一定非得要上战场,在朝堂上依旧可以做的很好,为人主者,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之外,这才是最为正常的做法。可是为了西凉军的未来,为了这一番事业能够延续,李儒必须让董守业上战场,出身西凉的他明白,只有在战场上存活下来的战士才能真正地掌握西凉军,真正的战事才能镇得住那一班西凉军的交兵悍将们。这件在朝廷上可以做的好的事,在战场上才能做的更好,将来才能更有效地掌控朝堂。
在这乱世之中,最有话语权的是手中的刀剑,而不是朝堂上一时的得失。即便是白身一个,只要手中的刀剑够锋利,在朝堂上也能说话算数。
这个道理李儒也是想了好久才想明白的,所以李儒想要董守业掌握住最为锋利的刀剑。
天幸的是李儒赌对了,董守业与其父亲董卓一样,是一个天生的战士,是一个天生的统帅。这一点董卓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来证明,而其子董守业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证明了。
董守业的胜利是自己的天赋过人,而不得不提的是其父亲的支持,父辈积蓄力量的沉淀作为铺就,换来了董守业的一朝爆发。
董守业无疑是幸运的,董卓是天下闻名的杀人魔王,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好父亲,最起码在董守业看来目前的董卓是个好父亲;李儒是天下闻名的“毒士”,可是他一切都为董守业的利益着想。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