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其实并不复杂,只不过是糊涂公婆因为迷信把自己的孙子溺死,但杨秀的上告却让事情产生了轰动的效应,五月子不举在大宋并不少见,这种恶月恶日出生的孩子多数被溺死,也基本上没人上告。
但今天的事情却闹得比较大,一个年轻的妇人独自一人挑战这个社会的人情,法制,礼制,人性等等诸多方面,一下让所有在规则中生活的大宋人措手不及。
在赵祯看来这些本就是陈规陋习,封建迷信,除了害人就没有别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古人的刻板保守是令赵祯想象不到的,即便是陈规陋习也要延续,在他们那里这就是传统。
忤逆不孝的杨秀上告公婆,这本身是没有什么疑议的,同时还她也承认自己的行为是忤逆不孝,所以才会咬牙接受那二十脊杖。
在赵祯看来这是对大宋社会制度的一种考验,甚至是对皇宋宪法的一种考验,到底该不该判处沈家公婆二人之过?这变成了大宋百姓都极为关注的话题。
告御状,御前审案,这些都极少见到,现在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当然要好好看看,天子审案可是难得的很嘞!
同时百姓们也想看看,这场棘手的案子他们的大宋天子该如何判决,本就是矛盾的东西,一边是溺死的孩子,一边是尊长的公婆。
案情的了解速度很快,因为这本就是简单的事情,赵祯不会在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他索要做的便是达到自己的“目的”。
转身看向王语嫣道:“此事你如何看?”
“臣妾乃是妇人,岂敢插嘴案情……”
赵祯笑道:“你也是妇人,便说说自己的看法,此事事关伦理,与朝政不同,身为皇后自然当有所主见。”
王语嫣杏目一瞥,这是官家在拉自己下坑,越是关乎法理人情的事情越不能随意开口,否则一旦说错,反而引起朝臣和百姓的不满,让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
这么多年来王语嫣对自己的名声维护的一向很好,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中,都有着一代贤后的赞誉,而京中的诰命,夫人,之类的更是以她马首是瞻,碧雅轩的生意也是一日好过一日。
“在臣妾看来,杨秀只不过是命不好罢了,若是不在端午之日产下孩子,便不会有悖逆不孝,更不会有今日的悲剧。”
望一眼的话一开口,便让四周之人大为赞同,而赵祯直翻白眼,这是感性上的分析,而不是理性上的,确实杨秀的确是运气不好,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说这些如果又有何用?
赵祯长叹一声:“今日有杨秀,明日有陆秀,张秀,王秀……五月子不举实乃陋俗也!朕闻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可见五月子不举之说实乃荒谬!
朕今日见杨秀之面,果有秀外慧中之貌,行径感人,乃为后世辙道,朕叹服!此女之子,定是大忠大孝之辈,岂能害父害母?荒唐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