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锋正盛的时候是扩展版图的最佳契机。
领兵继续西进,并吞米迪亚,进据赖伊、哈马丹。之后的时间里他率领塞尔柱人开始骚扰拜占庭的亚美尼亚边地,并且与兄弟在卡佩特罗战役中击败拜占庭-格鲁吉亚联军,但双方很快议和。
而后来塞尔柱的疆域不断变大,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区伊斯法罕,攻陷这里之后并迁都于此。
这与赵祯率军北伐燕云并迁都有着惊人的类似。
这样的君王岂能不见一见?并且双方之间还有这大量的利益交集,虽然双方之间因为黑汗大打出手过,但也正是应了汉家的那句老话“不打不相识”。
作为阿巴斯王朝的继承者,图格鲁克终于认识到东方文明的恐怖。
在与大宋交战之后,便再也没有过东进的打算,因为他很可能因为继续东进而失去眼下塞尔柱的稳定和繁荣。
丝绸之路的恢复使得塞尔柱看到了好处,也让图格鲁克尝到了甜头,大量的货物出现在了塞尔柱,这在他看来不单单是在榨取塞尔柱的财富,更多的是给塞尔柱提供丰富的物资,同时也让塞尔柱在四周之路上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赵祯与图格鲁克有着丰富的交流,书信往来和使者互通已经“正常化”,双方之间对彼此的了解已经相当透彻。
所以才不会有任何冒失的举动出现,当然也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交流,汉话成为塞尔柱的第二语言,并且还在进行大量的传播,以及扩散。
这就是强国的表现,大宋的影响力已经开始不断的发展,当然在赵祯看来还是不够的,因为却少一种类似于“灯塔”的强度。
大宋的实力对于西方人来说还是停留在一个未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只能依靠商贸进行发挥,却不能用更为强大的方式进行震慑。
瞧瞧这时代的人,在他们的信仰中,力量还是决定一切的关键要素,只要你的力量足够强大,成为他们眼中的强者,那便可以心甘情愿的俯首称臣,甚至于割让土地。
大宋在罗马的“表演”便是用力量震慑住了教皇国,逼的格里高利七世不得不用土地来平息大宋的愤怒。
当然这一点无论是赵祯还是出使的晏殊都没有想到。
原来有了强大实力并且展示出来就能为所欲为,原来汉家文明的缺陷居然是向外展示自己彪悍的力量以及强大的存在。
这一点让赵祯开始清醒的意识到,也许他还可以做的更多,也许现在大宋向外展示的还不够………………
塞尔柱的使者很快便抵达了,这样的速度对于赵祯来说相当快,但对于望眼欲穿的蔡伯俙来说却是有些慢了,这几天他都没睡好觉,生怕自己在阿母城中与德赫干的强硬让他产生抗拒影响到了塞尔柱皇帝做出的决定。
若是因为他的强硬而使得大宋与塞尔柱的盟约告吹,那他可是罪责难逃,当然也会成为大宋的“罪人”。
现在好了,塞尔柱的使者到了,那便说明双方之间即将在阿母城中举行帝王级的会面以及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