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28 钓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原本的宁远之战,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亲统八旗军约六万人,号称十三万。

    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出沈阳,十七日西渡辽河,直逼宁远。

    此时孤城宁远守军不满两万,前有劲敌,后无援兵,形势险恶。

    袁崇焕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

    他在众将士面前刺血为书,誓与宁远共存亡,兵民为之感奋。

    袁崇焕旋以总兵满桂、副将左辅、参将祖大寿、副将朱梅分守城东、西、南、北四面,自与满桂提督全城。

    在城上配置西洋大炮十三门。

    东、北两面及西、南两面,分由彭簪古、罗立指挥。

    动员城厢商民入城,尽焚城外房舍、积刍,让后金军露处严寒野外。

    袁崇焕还针对努尔哈赤善用间谍,亲督同知程维楧稽查奸细,派人巡守街巷路口,又动员街民配合士兵逐户搜捕。

    令通判金启倧编派民夫,供给守城将士饮食。又派官吏带领城内商民筹办物料,运矢石、火药等。

    军民还在城墙外侧泼水为冰,以阻后金军登城。

    一切守御准备于正月二十二日就绪,稳定了军心民心。

    这一回,人员变了,时间稍稍提前。

    今天是正月十三,还没有到元宵节。

    宝军只有六千人,宁远城完全是宝军,没有明军,没有老百姓。

    唯一和历史相同的是,宝军有泼水为兵,让城墙封冻。

    泼水不用增加成本,何乐不为。

    正月十三日,后金军进抵宁远,离城五里横截山海大道,安营布阵,切断宁远与关内的联系,在城北和城南都扎设大营。

    大战在即,统帅的一举一动将影响到军队士气,很少直接参与这种战斗的韦宝,现在就是所有的焦点核心。

    韦宝一身笔挺的宝军元帅军服,外罩雪白的狐皮,戴一条白狐皮的围巾,外白内黄。

    这次出战的宝军,有五百人是现任总裁卫队,有五百人是即将成为总裁卫队的新一期卫队士官们,这两部分合起来就占了一千人。

    其余五千混成旅,都是从韦家庄调来的,经历的战斗洗礼较少,所以拉出来练一练。

    虽然这支部队属于韦家庄的卫戍部队,但训练水平摆在那里,又属于宝军的正规编制,其中半数以上的人曾经去辽南作战过,水平可以在宝军中排在中等。

    这个混成旅主要是功能性部队,会的技能比较多,比较适合守城。

    建奴前锋的主力军队越奔越近。

    张牙舞爪的一条龙,红黄色为主颜色的建奴帅旗出现在了韦宝和守城士兵的视野之中。

    建奴没有带什么重型工程器械,只有攻城车,一根巨大的木头,四个轮子推动的那种车子,很多士兵推动,然后撞击城门。

    像什么抛石机,没有带来,大冷天,积雪太厚,带来太费事。

    和韦宝预料的差不多,努尔哈赤上来便命令大举进攻,只是并没有从四面同时进攻,主攻方向集中在宁远城西侧,从山海关方向往宁远城方向进攻。

    看到建奴成群结队冲锋的情景,韦宝在谭疯子等军官的劝说下,带着聪古伦格格、贞明公主和王秋雅退回城中。

    聪古伦格格不肯走,想留在城头观看,韦宝让人将聪古伦格格强行拉走。

    “没什么好看的,等下再误伤了你。”韦宝道。

    “我不怕。”聪古伦格格道:“回到城里,我只有更加担心!”

    “你不怕,但如果你受伤,或者死了,等下努尔哈赤还以为是我把你怎么样了,只会让两家关系更加恶化,到无法调和的地步,你想那样吗?”韦宝的口才是很好的,一下子就抓住了要点。

    聪古伦格格遂不说话了。

    努尔哈赤让曾经被宝军俘虏过的莽古尔泰带五千人,先做试探性进攻。

    建奴方面倒现在有没有完全搞清楚宁远城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兵力部署,到底全部是明军,还是全部是宝军,还是明军宝军掺杂,还是明军多,还是宝军多。

    宝军知己知彼,而建奴只知己并不知彼。

    谭疯子只在建奴进攻一侧安排了七百人。

    本来按照原本的作战计划,宝军五千人的步军分成了十组,一千总裁卫队担任预备队。

    本来守城的只有五百人,四面城墙各一百人,谭疯子身边放一百人作为预备队。

    现在建奴集中一侧攻击,所以谭疯子把一百预备队派过去了,再调集了五百人上来一起防御,所以,建奴现在攻击的这一侧南墙,一共人数是七百人。

    谭疯子觉得够用了,怕派出人太多,建奴完全打不动,会失去攻击欲望。

    这很像钓鱼,两边兵力都透明的话,六千装备精良的宝军,加上天寒地冻,城墙高大厚实的宁远城,会让六万五千多建奴完全没有想法。

    如果感觉宁远城守军很少,情况就不一样了。

    建奴逼近到五十米的时候,宝军放了几箭,派了十来个会放箭的士兵放箭,还用红衣大炮轰了几炮,这一侧城墙有四门大炮,一共放了不到十炮。

    这给努尔哈赤造成了一种错觉,感觉城中守军很少。

    “你们觉得他们有多少守军?”努尔哈赤问道。

    没有人敢说话。

    努尔哈赤点名问道:“鲍承先,你说说。”

    “可能这一段城墙只有五十弓手,五十炮手,顶多二百人,若是算上四面城墙,应该有八百人,如果明军留了一手,只派上半数人守城,打算与我们持久作战,八百再翻一倍,不过一千六左右,肯定不到两千人。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宝军。”鲍承先分析道。

    努尔哈赤身边的文武官员都同意鲍承先这个判断,都估计明军可能不到两千,绝对不超过五千,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这么少量的明军,就算有宝军,也不太可能超过明军的数量。”宁完我补充道:“所以这城里面的守军不会超过一万人,宝军不太可能超过五千人。”

    努尔哈赤听完大家的分析,放心了不少,感觉凭自己的优势兵力,拿下宁远城的问题不大,这是大明在关外唯一的军事重镇了,拿下了宁远城,高台堡和前屯堡将可以忽略不计。

    等建奴进入五十米范围之内,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响起了。

    这不是宝军放炮,是地雷。

    宝军还没有放过一枪呢。

    地雷将奋力冲锋的建奴炸的人仰马翻。

    谭疯子看的好笑:“建奴就是建奴,一点脑子没有,在咱们地雷手里吃多少次亏了?一点办法没有。”

    谭疯子身边的军官和参谋们都微笑起来。

    建奴扔下一百多具尸体停止了冲锋。

    莽古尔泰也没有办法,让众人后撤百米,他则让人飞奔回去请示。

    对于地雷,建奴真的是毫无办法,除了用牲口排雷,没有别的办法。

    建奴遂派人用一百多马车,平排,然后在马尾巴上绑了鞭炮。

    一挂一挂的鞭炮放起来,然后马儿们疯了一样前冲。

    这样排雷的效果还不错,但也只能排掉一半左右的雷。

    关键是地雷的成本低,一匹马至少十两银子,一颗瓦罐地雷才多少成本,二两银子不到。

    还有一项,这么折腾一阵,把建奴如虹的士气给折腾掉了一小半,再冲的时候,便在战战兢兢的氛围中了。

    轰,轰,轰。

    地雷加上四门不停轰击的红衣大炮。

    红夷大炮,其原型是欧洲在1600年前后制造的舰用长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所有类似设计的火炮都被中国统称为称红夷大炮,也称红衣大炮。

    在引进该类火炮后不久,明朝就仿制成功。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与当时明朝本国拥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优点,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

    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1吨以上。

    只能用来守城,一吨的重量,得用三驾马车拉动,拉是能拉,速度太慢,只能保持走路的速度,不适用于机动作战。

    还得路况好的情况,否则更慢,连推带拽,等把炮摆好,建奴的铁骑早上来收玉米了。

    但是守城的作用真是不错。

    16世纪初,欧洲为战舰设计的舰载加农炮,在明代后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衣大炮。所谓“红夷”者,红毛荷兰与葡萄牙也。

    因此很多人认为红夷大炮是进口荷兰的。

    其实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还有一种说法是清朝对“夷”的避讳,因此改称红衣。

    第一批大规模的红夷大炮输入是从英国在中国海域沉没军舰里打捞的舰炮,根据与当时欧洲火炮标准的对比,红夷大炮原型是英国的舰载6磅、12磅、18磅前装滑膛加农炮。

    当时明朝因为战争急需大量的火炮,因此与澳门的葡萄牙人长期进行火炮交易,澳门有当时远东最好的炮厂“卜加劳铸炮厂”,与明朝交易的火炮一部分来自这个炮厂,一部分来自他们打捞的英式火炮和其它渠道买入的火炮。

    天启六年,1626年红夷大炮在宁远之战中发挥极大威力。

    后金的攻城行动在明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八旗官兵血肉横飞,尸积如山,是努尔哈赤成军以来的首次挫败。

    1627年,在宁锦之战中,红夷大炮再次发挥巨大威力,明军大胜。

    崇祯四年,1631年正月,后金在沈阳利用俘虏过来的工匠刘汉,成功仿制了西洋大炮,定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他们以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由于夷字犯上满洲人的忌讳,红夷大炮便更名为“红衣大炮”。

    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军”,后来佟养性任总兵官,曹振彦任教官,开始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炮兵。

    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军拥有六十门自制的红衣大炮,在松锦之战发挥极大战力,连破明军据守的塔山、杏山二城。

    顺治元年,1645年十二月,在入关战争中出击潼关,李自成的大顺军列阵迎战,清军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达,坚守不战,次年正月,又以红衣大炮重创李自成的大顺军,李自成流窜至湖北通山县被害。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二十四日,清军调集红衣大炮轰击扬州城,史可法血书告急,南明政权却置若罔闻。次日扬州城破,史可法壮烈成仁。

    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任用比利时人南怀仁设计多种大炮,有三种型号分别是:轻型大炮“神威将军”型,中型大炮“神功将军”型,重型大炮“武成永固大将军”型。载入清朝官书《钦定大清会典》。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虎门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却不及英舰舰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阴要塞竟然装备了万斤铁炮“耀威大将军”。

    这些炮看似威武,射程和威力依然不及英舰的阿姆斯特朗炮,加之多年武备废弛造成与英军对抗时吃亏不小。

    十九世纪中叶是西方武器大换代的时期,火炮技术大大改进:工业革命使得武器制造业使用了动力机床,可以对火炮内膛进行精密加工;更标准化、精密化的各种配件、炮弹生产;连早已被所有国家掌握的黑火药加工工艺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火炮射击的理论与战术在拿破仑的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因此让当时火炮的威力、射程与射速成倍增长。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