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陆院士的踪影。
这段时间里,他整个人就像是消失了一样,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之外。
也只有和他关系不一般的人才知道,他正在为一件伟大的工作而闭关。
与此同时,就在全世界都在为虚拟现实技术而疯狂的时候,一篇刊登在《数学发明》上的论文,同样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数学家的强烈反响。
论文通过一种巧妙的数学方法,得到了motive对应于上同调环的分次结构,将所有的上同调理论共同组成一个抽象的几何对象。
而众所周知的是,motive理论研究的是数字背后的抽象意义。
由此来看,刚刚解决了黎曼猜想的陆舟,似乎并不满足于这枚在数学界屹立了将近两个世纪的皇冠,而是逐渐深入到了代数几何最核心的领域——即,研究数字背后隐藏的几何结构。
这不仅仅是数学家的追求,甚至已经上升到哲学,乃至神学的高度了。
如果他能够成功的话,毫无疑问将成为自阿基米德时代以来,最伟大的学者。
再想找到一个成就能和他媲美的人,恐怕也只有在往后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去等待了。
除了这篇颇具话题性的论文之外,更让不少人在意的是,这篇论文的审稿人居然是已经退出数学界多年的佩雷尔曼。
这位曾经霸气地拒绝了一百万美元的奖金,并且公开表示已经对现在的数学界失望透顶的隐士,居然接受了《数学发明》的审稿邀请?
这在绝大多数学者们眼中,都是难以置信的。
但凡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有多么“痛恨”学术期刊那“傲慢”的审稿模式,几乎每一篇论文都是发表在Arxiv上,以公开讨论的形式与年轻的同行们交流。
以至于在他不知道的地方,他甚至都已经成了Arxiv上“民间数学”家们心目中的榜样。
当然,即便将他们所有人的惊讶加起来,恐怕都不会比陆舟本人更加惊讶。
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审稿人。
而是就在论文登刊的第三天,结束闭关的陆舟来到办公室,打算久违地亲自去教室给本科生们上一课的时候,一位意想不到的人却是站在了他办公室的门口。
看着面无表情的佩雷尔曼,胳膊肘下面正夹着课本的陆舟微微愣了下,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
佩雷尔曼:“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有点儿没太想到。”回过神来,陆舟轻咳了一声说道,“我想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数学家看到佩雷尔曼站在自己家的门口都会感觉到诧异……你怎么不给我发封邮件?我好让人去机场接你。”
“这里不是大学吗?”佩雷尔曼皱了下眉头,反倒是一脸奇怪地看了陆舟一眼,“来大学交流学术问题还要提前发邮件吗?”
“当然不用,不过拜访特定的人时,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当然,我是不在意就是了,”陆舟笑了笑说,“可以满足下我的好奇心吗?是什么让你决定走出家门吗?”
看着陆舟,佩雷尔曼言简意赅地回答。
“数学。”
“我在研究你的论文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你在将上同调理论抽象为几何对象的时候,提到把Motive看成曲线的雅克比的高维类比,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做。”
陆舟摇了摇头说道:“事实上,这不完全是我的想法,在格罗滕迪克教授对韦伊猜想研究的手稿中,我看到过类似的东西,因此产生了一些启发——”
“可以教教我吗?”
看着佩雷尔曼眼中狂热的表情,陆舟微微愣了下,随即笑着说道。
“可以是可以……不过一会儿还有一堂数论课,我恐怕得等到四点之后才能和你讨论这个问题了。”
诚恳地看着陆舟,佩雷尔曼毫不在意地说道。
“没关系,我可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