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一处两条溪流的交汇点引起了杨明志的注意。针对所有非战斗人员的命令,正是要求他们移动到这一点后进行休整和等待。
杨明志估摸着,就算是自己和上千敌人战斗,战斗时间也不会多久。这次行动最大的目的是把战俘救走,次要任务则是尽可能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即便前者的作战目标不好实现,也要尽可能的消灭敌人。
所有非战斗人员已经出发,杨明志率领的战斗部队也开始了新的征程。
他非常庆幸自己没有贸然进攻,庆幸于自己遇到了一支藏匿的反抗军,也庆幸遇到了一股有实力的敌人。
就算敌人控制一条道路,地图上显示,那并非重要交通线。白俄罗斯的公路交通网本就非常糟糕,质量好的道路也主要在北方,这个加盟共和国的南部几乎为原始森林覆盖。
德军控制的道路战略价值非常有限,它的存在,也顶多作为给予德军的辅助。
地图上,德军标准的村庄和据点,对比广阔森林,这是非常分散的。这使得游击队能很好的利用这里的地貌,德军亦是只好聚集在一个个据点周围。
巴尔岑率领侦察营照例先于大部队出动,他们组成一张巨大的搜索网向着白牛村推进。
侦察营已经贡献出了大量口粮和弹药,甚至一个连的兵力,为非战斗人员的撤离保驾护航。如此,这个营的战斗力已经下滑很大,秉承着高昂的士气,战士们无所畏惧。
部队还剩下四百人出头,巴尔岑信心满满,至少他的部下还有部分RPG可用。有了这种武器,对付装备差劲的敌人,完全是战术碾压。
他获得命令,即在天黑之前侦察连必须敢到白牛村外围,立刻侦查敌情。
目标就在前往,他们悄然接近。
那么,敌人的情况呢?
德军确实将白牛村进行了改造。本来,这个村庄就是白俄罗斯常见的,隐藏在森林中的村庄。战争之前其人口区区一百多人,农舍和耕地也因此很有限。
战争爆发后德军沿着发现的土路一路推进,路过这个村庄后当即占领。他们先是搜查犹太人,并就地补给。德军没有发现犹太人,而对任何胆敢反对他们抢夺粮食的人处以枪决。
和白俄罗斯大大小小的村庄一样,德军将其控制后立刻指认一名村长。
如今,整个白俄罗斯可以说是沦陷了,德军带走了白牛村的村民,消灭了一些不愿走的人。这一切,皆是他们发现了这个村庄的巨大存在价值——可以改造为战俘营。
村庄周围满是高大的树木,木材资源也一直是军队需要的。村庄毗邻公路,运输也很方便。
一开始是驻扎这片区域的734师官兵,扛着斧头伐木,建设新的据点。随着第一批战俘被送过来,伐木工作自然交给这些人。只要许以粮食,他们就非常卖力的工作。毕竟凡是不愿意合作的,直接枪毙了事。
白牛村的面积因而越来越大,住进来的战俘也突破了两千人。如此多的人数,加之这片森林确实隐藏着游击队,清缴压力之下,伪军也被派驻于此。
德军734步兵师属于治安性质的部队,因此他们的装备一般,重武器很少,机枪亦是不多,大部分战士是装备着1941年生产的毛瑟步枪。
至于那些伪军,即“东方志愿军”。有一个营的伪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