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钱易货,天公地道,有错吗?”张正书借此机会,给赵煦上了一课,“我不是缺官家你这点钱,而是觉得送给你,太对不起我那些付出辛勤劳动的工匠了。这还只是第一个方面,我更觉得官家你不尊重知识。不怕老实告诉你,这东西天底下就我一家有,这代表什么?代表我拥有这望远镜的整个知识,可这个知识不是白来的,是我和技术人员两人,日以继夜修改图纸,打磨镜片,历经千辛万苦,才弄出这么一个能看的望远镜。前面,起码作废了十个半成品。官家你轻飘飘一句话,就把望远镜拿去了,当然可以。不过你这是以强权夺去的,你猜我心里,技术人员的心里会不会好受?再一个,我虽然家大业大,不在乎这么一点钱,可卖望远镜的钱有着特殊意义,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我家境没这么好,为了一个望远镜而倾家荡产了,官家你把望远镜拿去了,那我靠什么吃饭呢?”
赵煦不傻,虽然他很不喜欢张正书的语气,一个白身,一介屁民,也敢这么和他这个皇帝说话?
不过,赵煦却明白,张正书是个人才,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章惇听了这话,也皱了皱眉头:“小子,你可是在和官家说话呢!”
这不是在训斥,而是在提醒张正书注意语气。当然,也从侧面规劝了赵煦,这是个浑小子,不懂礼数,让赵煦下了火气。
“官家也是要讲道理的。”张正书淡淡地说道,“万事万物抬不过一个理字,这个理字,可以影响一国兴衰。好比一个昏君,他不管百姓死活,不讲道理加重百姓的劳役,那百姓不反他反谁?隋炀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一点,我大宋做得其实还是可以的,但我觉得还是有点不够。想想农民都很苦了,一年到头来也赚不了几个钱,为什么从他们身上收那么多税?而商贾呢,赚钱是农民成千上万倍,可税收额度还是太低了些。我觉得起码逢百抽十五,才能弥补国库空虚!相反,如果一个皇帝讲道理,那不敢说其他的,起码百姓也是会循规蹈矩的。”
赵煦一开始听得有点恼怒,可听到后面,却不得不承认张正书说得有道理。
“加重商税?”章惇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要知道宋朝的商贾大部分都是官员的生意,他们会同意加重税赋?用屁股想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了。
赵煦也知道里面的猫腻,立即说得:“此事日后再议。小子,钱朕可以给你,说罢,多少钱你肯卖?”
“既然是官家要,那就给个成本价——五百贯吧。”张正书狮子大开口地说道。
“可以,朕还要你立下字据,这种望远镜,只能出售给朝廷!”赵煦冷冷地说道。
张正书笑道:“其实我知道官家你在担心些什么,首先官家可以立下规矩,要买望远镜,必须要有官员身份,而且要五名五品以上的官员作保,一旦望远镜遗失,流失敌国,则这五名官员和买家都要流放。我则把望远镜全都交给朝廷出售,相当于朝廷在我这里拿货,然后出售,多少售价我也不管。我还会在望远镜内部刻下铭文编号,一旦敌国发现有望远镜,可以立即召回望远镜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