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官仓都严重亏空了。
可张正书这么一插手,得,油水没了。可是宋朝的官仓呢?却因此填满了一半。像什么广济仓、广盈仓、富国仓、万盈仓、永丰仓……之类的官仓,再现了民夫扛米来往不绝的景象。顺城仓桥上,还因此用上了滑轮组起吊粮食。这样的景象,倒有点像后世的河港了。
可惜的是,汴河再宽敞,这临时港口还是太小,搬运的效率还是低了点。不过嘛,现在两季稻还没有大量铺开。就算是张正书在江南的布局,也不过是数千亩田地罢了。这些田地虽然都算是良田,种的也是优选的占城稻,收成也是不错的,可基数还是太小了点。
不过嘛,即便是如此,张正书收粮的价格,再加上自家田地的出产,居然赚回了几千贯,填平了亏空不说,还略微有盈余。
要知道,这还是官仓以“市场价”斗米一百二十文钱收去的粮食价格!
得知了这个消息,张正书就知道两季稻必然会在大宋掀起一阵粮食改革。
没办法啊,你那一季稻再高产,能比两季稻还高产?
两季稻的推广,不仅仅是粮食产量的提升,更是耕种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农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修造、肥料的选择、插秧技术、稻花鱼、稻花鸭……甚至,沼气池的技术传到了江南,那更是形成了一个生态农业的循环。
这也是张正书早就预料到的了,两季稻的威力有多厉害?没有人比张正书更清楚了。别的不说,单单是“苏湖熟,天下足”这句民谚,就足以体现出来了。
只要试点成功,自然会有农民跟着种两季稻的了。
再加上张正书极力推广的梯田技术,甚至可以说只要可以种田的地方,那就是中国人施展种田天赋的所在。
粮食充足了,大宋的根基才算稳固了下来。事实上,中国因为人口太多,所以迟迟不能进入工业时代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解决土地、粮食和人口的矛盾,是永远无法进入工业时代的。
两季稻的推广,再加上耕作方式的改进,农具的升级,可以解放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将渐渐投身到作坊里面去。首先嘛,自然是棉纺织作坊了。别的不说,单单是张正书的棉花作坊,在今年之后一定会成为别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为何?因为棉花在宋朝,实在太赚钱了。
物以稀为贵嘛,棉花又是好东西,甚至比丝绸更贵!在宋朝这会,确实是这样的。想想看,江南丝绸多产,连汴梁城的守城士卒都穿得起丝绸了,这样的丝绸有多便宜?虽然上等的绸缎平民还是消费不起,可丝绸并非是什么贵重物品。寻常人家总该有一套穿出去的衣裳,历朝历代以来,也就是宋朝能做得到了。
而此时的棉花,只有在岭南、福建一带种植,产量稀少不说,还没有纺织技术,自然不利于推广了。
但是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后,最先醒悟过来的人会发现:啊,原来棉花可以纺织出这么美的布啊?
再然后一了解,棉花种植也不难嘛!
什么,纺织机还能出售?
那还等什么,投身进去!
于是,棉花就可以推广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