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参与战争,不是因为有野心,而是因为向往和平。
作为一个跨越千年,有岁月积淀的人,陈郡知道,世上并没有永久的和平。
“不过我们却可以为了那目标而努力,使大家的生活更好,使这种美好,一直持续下去。”
风驰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他所作出努力,已经远远超出陈郡的预期。
北魏大骂风驰趁人之危,陈郡冷笑:“北魏士兵难不成在燕国是广撒甘霖?还是做了什么救燕国百姓于水火的事?”
也幸而风驰这番牵制,一个月后,终于听到北魏从燕国撤军回援的消息。
风驰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对陈郡道:“等北魏士卒过了宗华山,咱们也可撤军了。”
他本就在镇国公府长大,镇国公于他而言,亦师亦父,对陈郡也是天然的少了许多男女之间的隔膜,像一对兄妹一样,现在两个人相处日久,又一同出力,所以情感上很是亲近。
风驰问陈郡:“等撤军之后,郡主有什么打算?要去燕国吗?”
陈郡一愣,风驰仿佛就是那么一问,并不非要她的什么答案,他的脸上因为对战多了几道伤口,但丝毫无损他的俊美。
对于风驰跟燕皇的关系,陈郡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微微有些不可思议,但心中并没有鄙夷。也不是因为她跟风驰关系熟悉了,所以才格外宽容,而是她觉得,风驰跟燕皇自有他们的相处之道,有他们惺惺相惜的地方,作为外人,是不能置喙这种感情的。
她因为本身体会不到这种情感,所以心里隐隐的觉得,这种两情相悦的感觉是很美妙的。
陈郡收到了大哥陈晨写的信。
风驰的冒进深入北魏,虽然从全局意义上来说,符合陈国利益,但其实是违反了军规,功过不能相抵。
出兵北魏,牵制北魏军队,让进攻燕国的北魏士卒断了国内的供给,陈皇跟镇国公之前就是这样打算的,可这不代表风驰就能够先一步出兵。
就算拿“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说话,也难以抵消风驰的过失。
陈雾在燕国,陈末去了河州助力粮草军需,陈晨本准备带兵助燕,燕皇拒绝之后,陈晨便留在京都,时刻关注时局。
宋氏的意思本是想让他去助风驰一臂之力,但这个主意被镇国公驳回了。
陈郡已经在北魏,陈晨若是再去,朝中之人势必要把关注重点落在那边,届时风驰的罪过就更显眼了。
镇国公想保住风驰的性命。
陈晨虽然是世子,却还有年轻人热血的一面,希望风驰能保住军功,否则只留下性命,以后汲汲营营于众人,对风驰来说,还不如杀了他呢。
陈晨在信中让陈郡劝一劝风驰,要么风驰装点病痛,反正“战场上受伤太正常”,要么干脆陈郡给风驰下点儿药,先把风驰拖住,别叫他“回京送死”。
陈郡失笑,她拿着信去找风驰,走到半路,想起风驰问她以后的打算,心中突然一动,将信又收回袖子里头。
陈郡到的时候,风驰正在泡茶。
军中茶具简陋,茶叶也不是什么好茶,风驰给她倒了一杯,问她有何事,问完又道:“其实你现在走也可以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