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给家里省一顿是一顿,这已经是老百姓眼里最大的实惠。
而且,家里孩子读书识字还能够学珠算,去了城里面去找一家酒楼,当个账房先生,也是不愁吃喝。
老百姓的想法很朴素简单,家里的孩子能够多一个吃饭的门路就是好的。
圣人道理被老百姓抵制,而且秦王池寻那里也放出话来,在全天下新建社学耗费巨大。
不少商人都自愿出资兴建社学,应当为其修建功德碑,珠算和商学也在社学里面有一席之地。
如果哪家的学说想要增设学科,也不是不可以拿钱出来兴建社学就考虑。
不管是什么人,想要在社学里面横插一脚,都是想着,自己面前的那碗放里面多抢一块肉,又不愿意把自己的米饭分出去,哪有那么占便宜的事情。
秦王池寻对这些人的心思看法摸得极是通透清楚,所以每一个举措推出都跟着对应的解决方法,只打的京城的那些老顽固毫无还手之力。
更何况,还有南山书院杨山长、王玉石等人在一旁摇旗呐喊,他们可都是真正的老资格。
没有人愿意在朝堂上,同那些已经历经两代或者是三代的老大人们唱反调。
那些老大人能直接把吐沫星子溅到你脸上,真吵的急了,直接动手打人也是有的。
不说别人,米老将军急了可真得是会直接打人,而且已经一把年纪了,这出手还是不凡,一巴掌就把翰林院的那位大人直接呼飞了。
外面有秦王池寻在统御全局,朝堂上那几位,老早就不用上朝的老大人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
还有谁再敢提出反对的意见,朝堂上都没有反对的意见,私下里面再敢动什么手脚,就是欺君,三法司可是盯着呢。
即使三法司不盯着,秦王池寻挥挥手,他们就得被直接脱了官袍被丢进大牢。
能够当官的人都不是傻子,皇上已经亲自下了圣旨,这事儿明面上已经定了。
再加上那几个老狐狸重新站在朝堂上,还有秦王池寻,以及汹涌的民意,甚至还有商人们的财力支持,社学这事已经板上钉钉。
谁如果敢在这个时候掉链子,就只能等着被收拾,底下的官员,听说朝堂上那些他们的上线就已经被人给收拾了,他们自然是战战兢兢。
只要是和社学有关的事,都办的妥妥帖帖。
池寻在外面忙活着社学,以及这段时间积累下来的事,自然就对王府没那么多的功夫关注。
而且,现在秦王府早已经被池寻推给黄舟挽管理。
“早晚是我家的女主人,提早接手适应一下也好。”
对于这么不讲道理的论调,黄舟挽也只能翻着白眼接受。
社学的事,池寻已经接手,大力的承担下来,既然如此,她帮他管着秦王府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仔细想想,那个男人说的也有道理,秦王府早晚是要交到她手上管着,现在接手熟悉一下,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不说别的,来年他们成亲之后,一定还有很多事要忙,到时候适应一定不如现在,更何况现在王府周边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