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应明的部队是一点儿力气不剩,有的士兵在一次刺杀或劈砍后,重伤敌人的同时自己也跟着趴在地上,没了再起来的力气。
到最后,应明不知道被击溃的温切斯特军有多少人逃回城里,他估计数目不到八百。
当然他也很肯定自己的部下没有杀死那么多人,下午的战斗中许多敌军打着打着就把兵器一丢铠甲一脱,朝别的地方跑了。
战场上活着的人还很多,一场仗打下来虎蹲炮被高强度开火打坏了三门,还有另外六门已经变形,不论炮弹散子还是大弩后很难直接杀死敌人,因此原野上到处是歪七扭八的伤兵。
应明的部队既没力气补刀也没余力救活,肯定先顾着受伤的自己人,等自己部下伤兵都安顿好了,这才派人收拢起战场上的敌军伤兵。
骑士与重步兵那些职业战士不算,其他士兵很明显能让应明感觉到他们很多人根本没受过像样的军事训练,也没有高昂的战斗意志。
他们留在战场上,最大的可能绝非想要战斗到底,而是还没来得及想好往哪跑、或是想好了往哪跑才刚开始跑,就被明军的散子铁丸击伤,跑不起来。
像这样的人,应明让士兵扯了他们的衣裳、能把弹丸取出来包扎伤口的尽量包扎,当然肯定不用药,完事告诉他们只要不再与明军为敌,他们就自由了。
扣了兵器铠甲,愿意上哪去就上哪去,去温切斯特西边能分点地,不过更多人的选择还是去温切斯特东边,他们的家在那。
还没等应明考虑好今夜究竟是回战壕保护的中军大营睡还是去南边的朴茨茅斯城,温切斯特城就向他发来邀请,宣告投降。
费了些时间打探才知道,罗伯特·达德利在城外打生打死一整天,做出三次溃败三次整军的壮举,赢得了应明的尊重,却没能得到温切斯特父老的同情。
当萝卜先生带着他吃了败仗的数百萝卜军靠近温切斯特时,城内守军把城门闭了,让他回伦敦,根本不让他入城。
城内百姓并不准备跟罗伯特站在一起,为女王打一场极为艰难的守城战。
他们干干脆脆地赶跑了想要入城休息的罗伯特,转头向明军献城投降。
事实上,当应明和罗伯特在城外作战,城内爆发了一场小小的农民起义。
明军向英格兰百姓的承诺宣言早已随着普利印刷报纸传遍英格兰每个角落,甚至波及北方的苏格兰,人人都知道,明军的敌人是骑在人们头上的王室、贵族与富商,而非英格兰百姓。
他们非但与百姓不是敌人,而且还会因为百姓不向他们射击而发下奖赏,至少在那些流传各地的小报上,应明承诺对忠心的百姓可能授予土地、也可能授予世袭贵族的身份。
当然,报纸是没人信的,即使人们想信,也没有信的土壤。
但温切斯特不一样,大军主力溃败,领主老爷回到城里一定会发动富商出资、雇佣他们守城,是与明军为敌还是投降的选择题已经摆在面前。
留给他们的选择并不多。
两个选项显而易见,究竟是把数百贵族一战歼灭的明军可怕一些,还是城内的贵族、富商更好欺负?
就算侥幸打赢明军,得到的不过是几天的工资;可如果打赢了城内贵族开城献降,假如小报上说的是真的——至少他们得到的将会比帮罗伯特多得多。
人心里有一杆秤,都知道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