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和建州都有大规模的铁厂,炼铁的高炉到处都是,浓烟一起遮天蔽日,大魏有不少文人记录过这样奇特的景像。
而这些闽铁铁厂多半都是私人开办,矿工从百多人到几千人不等,大魏对地方的控制力极强,铁器是半垄断的状态,官方开办的铁厂多半人浮于事,质量低而成本高,所以从百年多前大魏朝廷就不再开设官办铁厂,转为给私人矿主和铁场场主发放官照,场主们用一定的金钱购买、官盐办执照来获取开矿和炼铁的资格,然后每年再缴纳高额的税收,这样朝廷得到稳定的收入来源,还不必自己插手开矿炼铁,只要维持好治安,还有定期收回和发放执照就行。
有这种权力在手,建州知州王越定然不会放过,在此之前有齐王在,能压服的住地方上的这些牛鬼蛇神,齐王一去,向来自视甚高的赵王便会发觉自己对这些地方豪强毫无办法,只能妥协来收买其效忠,对地方上很多破坏性的行为只能视若示睹。
就是两个宗室亲王明显的高下之分,相差太远了。
建州是矿少铁场多,汀州则是大量出产原矿石,铁场不多,但规模很大。
若建州出事,很多汀州商人有所担忧是必然的事。
“王越已经断了给我们侯府和昌文侯府的供货。”徐子先道:“这倒是无所谓,我已经令人继续在江陵采买精铁,价格是一斤贵了四文到六文钱,相差还不是太大。”
张明亮一脸感激的道:“南安之事,若不是吴统制断然将建州的衙役撵了回去,小人和家小们就危险了。”
“张东主无事便好。”
张明亮下定决心般的道:“若君侯不嫌弃,小人愿在东藩这边替南安侯府做一些事,小人书算都来得,也算行商多年,现在有海捕文书,一时不得回乡,小人不愿荒废了,想替侯府做些事情,随君侯安排,小人都无可不可。”
“既然如此,我就叫李公安排展光兄做一些合适的事……”徐子先道:“不过暂时也不必急,安顿下来再说。”
相比冷淡自若的吴时中,张明亮的态度就要热诚的多,毕竟也真的是死里逃生。
若是那天他和家人落到王越手中,那真的是生不如死。
王越现在名声已经传开来了,贪婪,残暴,毫无顾忌。
大魏对地方官员的约束也就是如此了,高、薪、养、廉,没有系统的监察弹劾体系,监察一州的不巡是一个观风使,每路有一个巡察使,没有体系,没有制度,太容易为个人能力和操守所左右。
就算弹劾上去,还要考虑到地方的稳定和平衡,整个大魏已经是千疮百孔。
吴时中在一旁可能是内心也有所触动,二十年前的大魏还不是如此,王越这样的官员就算不被逮捕下狱,最少也会因为弹劾而丢官去职。
现在却是横行无忌,根本无人可以制约。
甚至公然威胁和能伤害到良善守本份的商人的性命,乃至强夺商人身家,简直是荒唐可笑,亦复可耻。
赵王,林斗耀,这些福建的
宗室和地方大员,完全不够资格来当家作主。
吴时中心情一时灰暗起来,面色亦是不太好看。
但当他看到大片的仓储区,工厂区,看到一条条笔直的道路时,心情才略有回复。
吴时中对徐子先道:“明达,我未曾来过东藩,但料想此前不会是这般模样?”
“是的,”徐子先道:“这边的房舍和道路,多半是新修不久。”
“费资财不少吧?”
“所费是不少,但为了叫移民有所居,行路不难,花费一些也是值得的。”
“房舍耗资如何,道路如何?”
“房舍是工房厂房耗资不定,民居是三间正屋两间偏厢,本钱在六十五贯左右。”
“这是因为诸事草创,所以本钱要比福建路贵的多?”
“正是如此。”
“道路呢?”
“道路皆是夯土加石灰碎石和螺蛳壳反复夯实建成,每里成本不计力工在四十贯左右。”
“也是花费不少了。”
“快两万贯,也不算多。”
“但有这般心思的地方官吏,实在是不多。”
吴时中并不是不懂世道经济的腐儒,这种能以学识折服大量聪明人,并且名闻全国的人,怎么可能是不知世事的书呆子?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