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嗣非常清楚这件事情一旦发生会造成什么结果。
这就和当年的罢黜百家,石渠阁会议还有当年的白虎观会议是一样的,胜利者占有全部,失败者啥都没有了。
当年的百家争鸣,后来的十四家家法,到现在皇帝只允许五家家法转为圣人法留存于世,其他的通通罢黜。
当年无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石渠阁会议和白虎观会议,那都是不见硝烟的战场,打着学术交流的旗帜,干的却是绝门绝户的事儿。
多少学术派别在这中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大家都清楚。
所谓的学术会议,不过是利益分割,谁比较合适,比较符合统治者的想法和意见,那就留存于世,谁不合适,那就完蛋。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皇帝毫无疑问发挥了巨大的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
只有强势的、统一的帝王,在他需要的时候,才能动用他的威望和权势对国家学术思想进行一次重组。
皇帝必须要强势,且掌握足够的资源,能让学术宗派看见利益。
学术宗派看见了利益,自然就会飞奔着来求皇帝选择自己而不选择旁人,皇帝强势且有实力,能够在政治场合上发挥巨大的作用,才能决定选谁不选谁。
皇帝需要学术宗派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构造国家思想,从而顺应统治。
学术宗派需要政治利益告诉自己的门人——抛弃他,跟着我,有肉吃。
本质上是双方的一次互相妥协,但是并非每一位皇帝都能这样去做。
汉朝有两次大的学术重组,每一次都是几家欢喜几家灭亡,每一次留存下来的体系都会更加稳固,更加具备可持续性,除非出现大的问题,否则不会给皇帝钻空子的机会。
而现在,却是出现大问题的时候。
维持这套体系的汉王朝灭亡了,崭新的魏帝国建立起来。
魏帝国的开国皇帝实力强悍,威望极高,魏帝国刚刚在一片废墟中建立,一切都是那么新颖。
新的王朝需要新气象,新的皇帝也想要构成最适合自己统治的指导思想,并且恰好这位皇帝还有很强的实力,还刚刚打败了一个相当强悍的传统敌人。
很好,一切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
新的思想整合开始了。
皇帝陛下不愿意继续容忍五经十四家法的存在,觉得现行的这套思想体系不能满足自己的想法,皇帝陛下要做点什么,在自己的武功登上巅峰的同时,整顿文治。
这样的事情其实已经给有一些预兆了,一些活的比较久的士族老人在皇帝北伐鲜卑的时候就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他们觉得皇帝本来没有必要亲自率兵深入漠北讨伐鲜卑,可他还是去了。
有什么目的呢?
很显然,他一旦获取了全灭鲜卑的巨大历史性胜利,必然会在武功登上巅峰的情况下,开始自己的文治计划。
凡是对未来的名声比较在意的皇帝,都会对自己的文治武功相当在意,武功这方面,皇帝只是在挑战自己,文治这方面,皇帝还有很多前辈可以学习。
比如汉武帝,汉宣帝或者是汉光武帝,亦或是汉章帝。
现在看起来,咱们大魏帝国的皇帝的确打算学习这几位皇帝,在文治方面动手,整合现在这个不怎么听话的思想体系,变为听话的、符合自己利益的思想体系。
这位皇帝的确有这个能力,也能提出这个要求让大家照着办。
但是之前只是猜测,现在则变成了真实存在的事情。
郭鹏很快便下了诏书,召集天下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