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始终非常谨慎,觉得能不用就不用,尽量不要让警队以一种暴力姿态出现。
否则警队也会失去公信力。
另一边,朝廷对于郡守、县令能否妥善利用警力也持有保留态度,所以才让刑部介入,给郡守、县令上一道枷锁。
诸葛亮由此认为不宜轻动警队,尽量去对话、谈论,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大家做一做妥协,不要做那种强行损害民众利益的事情,那对于官府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
要吸取前汉之所以被魏取代的经验啊。
钱益表示支持,警队确实不宜轻动。
当然,他是觉得一旦让刑部牵扯进来,免不了诸葛亮事后的一阵麻烦。
不用钱益说,北庭都护府刑部的分部郎中孙不弃也不是很愿意在这种事情上和诸葛亮闹得不愉快。
他和诸葛亮虽然没有私交,但是在公开场合的聚会上,他对诸葛亮的印象很好。
出于这种印象,以及诸葛亮背后的势力,诸葛瑾,还有张昭,那于公于私,他也更加愿意和诸葛亮合作,而不是对抗。
他当然也是想要回到中央去做官的。
随后,在商人联合会议召开之前,诸葛亮召集都护府内主要官员和中央分部的官员们在一起开了个简短的会议,会议上确认了不用暴力、坚持使用谈判磋商的手段达成目标的方针。
诸葛亮要求全体官员都拿出十二万分的精神,做好从今天开始直到危机结束都回不了家的准备。
钱益和孙不弃都表示支持诸葛亮。
有了中央重要部门官员的支持,诸葛亮的腰杆就更硬了。
于是官员们很快就这个问题达成了一致看法,决定按照诸葛亮的方案和需要沟通的商户进行沟通,把他们全部召集到了都护府。
一时间,整个它乾城内风起云涌,很多商户被叫到都护府内开会,且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聚在一起人心惶惶,躁动不安。
诸葛亮很快就出现了。
看到诸葛亮熟悉的身影出现,商人们都安静下来,等着诸葛亮的发言。
诸葛亮和往常一样手上拿着一把扇子,一脸的平静。
明明现在天气还挺凉的,但是他却始终拿着扇子摇啊摇啊。
整个北庭都护府的人们都知道诸葛都护不分寒暑手上都拿着一把扇子摇啊摇啊。
也不知道诸葛亮到底在想些什么。
扇子这东西,早些时候只是江南那一片比较盛行,北方还不怎么盛行,除了统治阶级用扇子当做彰显身份的礼器之外,民间不怎么使用。
后来郭鹏大军南下消灭江东孙吴政权,从江东带回了不少东西,也带回了不少风俗,比如使用扇子的风俗。
江东气候比北方更热,夏日则酷暑难耐,扇子作为引风遮阳的好工具就得到了士人们的热爱,江东士族广泛使用扇子避暑。
当然说起这扇子的广泛使用,魏帝国如今名义上地位最高的大臣——司徒蔡邕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早年在江东避祸十年,养成了用扇子的习惯,回到北方之后也没有拉下这个习惯。
他虽然没什么权势,但是地位很高,是文坛宗师级领袖。
接待客人的时候他总是手持一把羽扇摇啊摇啊,很快就被一群附庸风雅的人给模仿,配合着魏帝国攻占江东的历史潮流,这个习俗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盛行。
再往后郭鹏把扇子定位为大众消暑用品,除特制礼器之外,小体型羽扇、毛扇则允许民间自由生产、消费、使用。
于是直至如今,盛夏酷暑时节人手一把扇子摇啊摇啊,已经不是什么稀罕得事情。
但是像诸葛亮这样不分寒暑总是拿着扇子摇啊摇啊的人,还真是不常见。
照理说诸葛亮成长在江南荆州,习惯用扇子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可他在寒风瑟瑟的时候也拿着扇子,平时外出也是扇子不离手,这就不免让大家浮想联翩。
这是个什么情况?
有人询问诸葛亮,诸葛亮也是笑而不语。
而且诸葛亮在思考的时候习惯性地会摇扇子,身边人都知道,只要诸葛亮开始摇扇子,那就是他在思考问题的对策。
他总是能思考出妥善的对策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身边人一看到诸葛亮在摇扇子,心里就莫名的安定,因为这就意味着诸葛亮在想办法。
等扇子一停,那就更有底了,这意味着诸葛亮已经想出办法了。
现在诸葛亮就在摇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