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古时盔甲在面部及脖子这一块的防护总是弱点。
因为此处若要加强防护上一层护装作战时就十分不便,动作稍大甚至可能让自己受伤。
而敌人一片箭雨过来射到其它地方都不致命,要害处比如头、胸、腹甚至膊都有护甲。
只有这面部和脖子……它们既是要害又无法加装护甲。
在这情况下宽沿的“飞碟盔”也就是“笠盔”便横空出世。
若箭矢从敌营方向袭来,戴有这“笠盔”的兵士只需将头稍稍低下往前倾,就能很好的护着面部和脖颈。
水战既然多是弓弩战,这用来挡角度箭矢的宽沿“笠盔”沈兵当然不会放过。
当然,它应该还要附加一些作用。
比如同样是双层中间加上棕叶,这样不仅增加防护还是一个遮风挡雨的斗笠,必要时还可用它来舀漏进船里的水。
要知道那楚国地处南方是多雨潮湿地区,这些考虑当然是有必要的。
护甲就不用多说了,就按秦军铠甲制作。
只不过寻常兵士的护甲都没有披膊,这一方面是披膊制作难度大,另一方面是其重量会限制作战。
当然也有批量装备资源不足的问题,所以往往只有高爵者籍的军官才有分配。
沈兵直接就给加上了。
不为什么,青铜甲披膊或许会限制作战,但藤甲披膊那点重量根本就不值一提,不加就是傻瓜。
沈兵甚至还设计了一幅面具。
面具这玩意在弩箭作战尤其是在近距离弩箭作战中的防护十分重要,因为这时面部是敌人的首要攻击目标……
近距离弩箭作战的特点是射出的箭矢轨迹较平直且更精准。
攻击其它有护甲的部位效果不大。
只有面部只需一箭就能使其失去战斗力。
中国古时作战之所以大多不用面部护具,是因为它往往是个鸡肋:
面具轻了就完全不起作用,一箭射穿了一样受伤致命。
重了就会影响头部活动使敏捷性成级数下降。
另外还有眼部视线问题及口鼻呼吸问题。
再加上每个兵士眼睛及口鼻位置又不太一样于是无法批量制式生产……于是制作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又成级数上升。
藤甲面具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它基本不需要考虑口鼻通风,因为它本身就很通风。
如果说要考虑的话,就是口鼻这一块不要编得那么密。
然后眼部留下两个大孔用于观察。
如果还会遮挡视线,自行撬掉几根藤条将观察孔开大一些就可以了。
于是面具也可以制式批量生产,既是如此那为什么不用?
这样一来,这藤甲几乎是将所有要害部位都护住。
短期制出的藤甲防剑枪或许不足,但防箭矢还是绰绰有余。
这时沈兵才明白为什么《三国演义》里将藤甲兵称为“刀枪不入”。
其实没有任何一种盔甲刀枪不入,藤甲也不例外。
问题是它可以用更小的重量尽可能多的防住身体各个部位,几乎没有弱点,于是在与有明显破绽比如无面部防具的敌人对阵时就有很大的优势。
当然,这些只是设计。
具体还要等藤条浸晒过一、两个周期后制出来再看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