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大舅告辞,和尚死活留住,又不肯放。那和尚慌的鸣起钟鼓来,出山门迎接,远远在马道口上等候,只见一族青衣人,围着一乘大轿,从东云飞般来,轿夫走的个个汗流满面,衣衫皆湿。
那长老躬身合掌说道:“小僧不知小奶奶前来,理合远接,接待迟了,万勿见罪。”这春梅在轿内答道:“起动长老。”
那手下伴当,又早向寺后金莲坟上,忙将祭桌纸钱来摆设下。春梅轿子来到,也不到寺,径入寺后白杨树下金莲坟前下轿。
两边青衣人伺候。这春梅不慌不忙,来到坟前,摆了香,拜了四拜,说道:“我的娘,今日庞大姐特来与你烧陌纸钱,你好处升天,苦处用钱。
早知你死在仇人之手,奴随问怎的也娶来府中,和奴做一处。还是奴耽误了你,悔已是迟了。”说毕,令左右把钱纸烧了,这春梅向前放声大哭不已,吴月娘在僧房内,只知有宅内小夫人来到,长老出山门迎接,又不见进来。
问小和尚,小和尚说:“这寺后有小奶奶的一个姐姐,新近葬下,今日清明节,特来祭扫烧纸。”孟玉楼便道:“怕不就是春梅来了?也不见的。”
月娘道:“他那得个姐来死了葬在此处?”又问小和尚:“这府里小夫人姓什么?”小和尚道:“姓庞,前日与了长老四五两经钱,教替他姐姐念经,荐拔生天。”
玉楼道:“我听见他爹说春梅娘家姓庞,叫庞大姐,莫不是他?”正说话,只见长老先来,分付小沙弥:“好看好茶。”不一时,轿子抬进方丈二门里才下。
月娘和玉楼众人打僧房帘内望外张看,怎样的小夫人。定睛仔细看时,却是春梅,但比昔时出落得长大身材,面如满月,打扮的粉妆玉琢,头上戴着冠儿,珠翠堆满,凤钗半卸,上穿大红妆花袄,下着翠兰缕金宽斓裙子,带着丁当禁步,比昔不同许多。
但见:宝髻巍峨,凤钗半卸。胡珠环耳边低挂,金挑凤鬓后双拖。红绣袄偏衬玉香肌,翠纹裙下映金莲校行动处,胸前摇响玉丁当。坐下时,一阵麝兰香喷鼻。
腻粉妆成脖颈,花钿巧帖眉尖。举止惊人,貌比幽花殊丽。姿容闲雅,性如兰蕙温柔。若非绮阁生成,定是兰房长就。
俨若紫府琼姬离碧汉,宛如蕊宫仙子下尘寰。那长老上面独独安放一张公座椅儿,让春梅坐下。
长老参见已毕,小沙弥拿上茶来。长老递茶上去,说道:“今日小僧不知小奶奶来这里祭祀,有失迎接,万望恕罪。”春梅道:“外日多有起动长老诵经追荐。”
那和尚说:“小僧岂敢。有甚殷勤补报恩主?多蒙小奶奶赐了许多钱衬施。小僧请了八众禅僧,整做道场,看经礼忏一日。晚夕,又与他老人家装些厢库焚化。道场圆满,才打发两位管家进城,宅里回小奶奶话。”
春梅吃了茶,小和尚接下钟盏来。长老只顾在旁一递一句与春梅说话,把吴月娘众人拦阻在内,又不好出来的。
月娘恐怕天晚,使小和尚请下长老来,要起身。那长老又不肯放,走来方丈禀春梅说:“小僧有件事禀知小奶奶。”春梅道:“长老有话,但说无妨。”
长老道:“适间有几位游玩娘子,在寺中随喜,不知小奶奶来。如今他要回去,未知小奶奶尊意如何。”春梅道:“长老何不请来相见。”
那长老慌的来请。吴月娘又不肯出来,只说:“长老不见罢。天色晚了,俺们告辞去了。”长老见收了他布施,又没管待,又意不过,只顾再三催促。
吴月娘与孟玉楼、吴大妗子推阻不过,只得出来,春梅一见便道:“原来是二位娘与大妗子。”
于是先让大妗子转上,花枝招展磕下头去。慌的大妗子还礼不迭,说道:“姐姐,今非昔比,折杀老身。”春梅道:“好大妗子,如何说这话,奴不是那样人。尊卑上下,自然之礼。”
拜了大妗子,然后向月娘、孟玉楼插烛也似磕头。月娘、玉楼亦欲还礼,春梅那里肯,扶起,磕下四个头,说:“不知是娘们在这里,早知也请出来相见。”
月娘道:“姐姐,你自从出了家门在府中,一向奴多缺礼,没曾看你,你休怪。”春梅道:“好奶奶,奴那里出身,岂敢说怪。”
因见奶子如意儿抱着孝哥儿,说道:“哥哥也长的恁大了。”月娘说:“你和小玉过来,与姐姐磕过头儿。”
那如意儿和小玉二人笑嘻嘻过来,亦与春梅都平磕了头。月娘道:“姐姐,你受他两个一礼儿。”
春梅向头上拔下一对金头银簪儿来,插在孝哥儿帽儿上。月娘说:“多谢姐姐簪儿,还不与姐姐唱个喏儿。”如意儿抱着哥儿,真个与春梅唱个喏,把月娘喜欢的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