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权贵们的手段后便有了底……人性啊!贪婪啊!
在各部建立他们的好处是什么?不光是名义上的管理税收,更是方便了大宋入主草原,这是一次全面的接手,草原虽然土地广阔,但却部族众多,小部族统一管理,如同北戍司,大部族便独立管理,如同乌骨敌烈统军司。
草原上便是如此,没有州府之别,只有军司之分,全部由大宋官员主持日常事务,甚至是依照大宋律法管理。
各部的建设也走上了正轨,一车车的水泥被运到草原,带动了大宋的工业,也带动了草原上的运输业,壮劳力被征召修路赚取钱财,而家中的妇人,老人,甚至是孩子可以代替他们放牧。
而大宋的官员也不断的教化,在草原上新建书院,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再有孩子把大宋的儒家文焕传播到每一个家庭。
这对草原百姓来说是最大的福音,要知道文化这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过遥远,甚至连权贵们都没有多少人能学习,鞑靼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语言,以前使用契丹文字,现在自然要学大宋的文化。
听说学的好的人还可以参加科举,大宋的皇帝会亲自对参与科举的人进行殿试,并且授官,如此一来就成了大宋的官员,那身份可就不一般了。
这是草原百姓从未想过的事情,简直如同做梦一般,所以他们对来之不易的生活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希望,主动的配合和维护大宋的官员治理草原。
以至于往后无数到达草原的官员在任期满后回京述职的时候,常常感叹:“草原百姓之淳朴厚实,不输汉家矣!”
赵祯给了草原以希望和繁荣,这就是根除草原之患的最好方法,但这还不是全部,劳动力的转移也颇为重要,草原的面积是大,草场是多,但放牧是一种大规模的行为,牛羊马匹甚至是草原鹿的数量远远超过了草原人口。
若是人数少还好一些,但随着草原的稳定,人口的增加,牛羊的数量也必然增加,草场的压力加大,人口越多环境越稳定,人们对财富的渴望和追逐便会驱使者他们不断的增加畜牧,到时矛盾必然会爆发。
为了长远打算,也为了增加大宋的劳动力,赵祯选择了对草原人口的控制,其实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历代草原之患不成气候,一直被汉室压制的主要原因便是在于他们的人口。
生活环境,医疗条件,经济基础,等等使得草原民族的人口根本无法与汉家相比,若是草原上没有那么多部族和纷争,若是草原和中原一样集中力量,若是草原能有足够的粮食,汉家文明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模样。
除了把壮劳力内迁消耗之外,赵祯还有一个办法,模糊化,把草原百姓的部族取消,并且统一称呼为大宋子民,对于现在急切希望得到大宋归属感的草原百姓来说,这有着极大的诱惑。
一旦成为宋民便入了大宋的户籍,成为实实在在有官方文书的大宋子民了,如此一来便能享受和宋人一样的待遇和好处,而时间会冲淡这一切,慢慢的他们就会忘记自己的部族,忘记各部之间与中原的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