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作为皇帝当然要与民同乐,不光如此,晚上还有巡游,这是难得的佳节,从皇帝到庶民没有一个愿意错过。
在古人的眼中,每一个节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端午节的盛大超过了后世人对端午节的理解。
至少在赵祯眼中,这个时代的端午节已经算得上隆重的庆典,不光皇帝要穿戴与节日相关的一切,朝臣们也跑不了。
被赵祯邀请到宣德楼上一同过节的朝臣们,各个都是头插艾草,身上更是琳琅满目,叮当作响者大为有之,乍一瞧还以为是一群商贾之徒…………
端午节在大宋是老少皆宜的庆典,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男女老幼皆要参与其中,包粽子是妇女们之事;写端午贴词,是文人墨客们之事;挂占命缕又是孩童们的事。
做生意人,买卖节日物品便是商贩们趋之若鹜的事情……至于吃粽子、五色团子又是大家的事。
五月,本就是夏日炎炎,更是百病丛生的节气,因此也被称为“恶月”。
于是辟邪驱病之俗传承下来的就较为实际,人们在祭奠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的同时,更加注意祛病消灾。
这时候道家就比佛家要有用的多,挂张天师画像或钟馗画像于门上的习俗在神都城中十分盛行。
“合泥做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之上。”艾草和大蒜的作用便被发挥到了极致不光身上佩戴,还能作为张天师雕塑之用。
当然,在百姓眼中,这种辛辣之物可达驱除瘟神的目的。
官宦自家的内眷已经被请到了宫中,作为赵灵的母亲,薇拉亲自送来了一些牛奶制作的吃食,不知是作为西方人的天赋还是别的什么,她做的牛奶制品味道极好,深受赵祯的喜爱,当然朝臣们更是连连称赞的。
苏轼的弟弟苏辙苏子由专程作了一个端午词贴以表心意,毕竟薇赵灵作为公主的同时也是他嫂子,而薇拉作为嫂子的生母,苏辙唤一句“庆娘”都是应该的。
于是乎在宣德楼上,《皇太妃閤端五贴子》新鲜出炉:“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人间正半暑,天上绝清凉。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萦尧母门。纨扇新裁冰雪余,清风不隔纻罗疏。飞升漫写秦公子,荣谢应怜汉婕妤。渺渺金河入禁垣,渐台雨过碧波翻。共传太液龙舟稳,不似南方竞渡喧。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萦尧母门。”
而张天师就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人称张天师,据说能够捉妖辟邪。
这首词一出,朝臣们无不感叹苏家占据了大宋的半壁才气,苏轼便是写了一首的好诗词,文章锦绣令人叹服,这弟弟苏辙也是连出佳作。
苏洵被人夸赞的练练推让,只不过酒量却是大增,老脸红的如同猴屁股,怕是不光因为这酒劲而红,更多的还是兴奋和欣慰。
苏家三父子,解释朝中重臣,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